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306篇

个人描述

本空间为听雨楼主人博克主页,浏览本主人更多內容,请点击右行《站外友情链接》。浏览本博克全部内容请点击右行《日志分类》。联系:Email:GYL945205@163.COM-qq:864562547 手机:15294116931

【原创博文】 清明·寒食辩

分类:原创博文
2017-04-04 09:38 阅读(?)评论(0)

清明·寒食辩

   ·郭万仕·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如《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文中就讲了一个专门到“东郭墦间”向祭墓人乞讨剩下来的食物的齐人故事,想来它应该是在清明前后,因为它不是一家一户在上坟,而是许多户人家的统一行动,且时间不止一日——后经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由于清明与古代的另一个节日——“寒食”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冷食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的习俗就合二为一了。

 最初, 清明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此时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气候转暖、草木繁茂,是一年最清新的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祭祖扫墓活动嵌入清明后,清明节便有了许多丰富有趣的习俗,除了禁火、扫墓外, 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是一个缅怀祖先,亲近自然的节日。

   而寒食节据一个通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终被活活烧死。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应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薪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在换火仪式中,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要先熄灭旧火,再迎接新火,新旧交替其间,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铎,在街上走,下令禁火的。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火的崇拜和敬畏。到了宋代,这种习俗在文学作品中还可看到,如苏轼的《望江南 ·  超然台》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濠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即是这种习俗的描述:寒食后要用新火煮茶。

  由此可见,不管是清明也好,寒食也好,都与介子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为什么会有上面这样的传说呢?那就是“附会”。中国有着许多的故事都是由这种附会所产生,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我所特别要指出的是:关于晋文公和介子推对寒食的附会,是中国诸多附会中最糟糕的附会,它糟蹋了寒食节,进而糟蹋了清明节!

  我只所以讨厌对于寒食的无端附会,是因为讨厌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首先,这个故事加入了过多的人为编造,最早有介子推其人记载的《左传》和其后的《史记》都没有“割股奉君”和“火烧绵山”诸故事。而真实的历史上晋文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遭遇昔日恩人,临阵退避三舍,何等大气!想不通编造者缘何会说他小气的抛弃跟随他流亡十九年的门客介子推?又因何会愚蠢的火烧绵山,活活烧死介子推母子,又因何假惺惺的用那棵烧死介子推母子的大柳树作双木履,每天穿在脚上称其为“足下”?


  从介子推方面讲,流亡中不辞幸劳,甚而极端的“割股奉君”又是为了什么?以和他同时代,有着相同价值观的齐国名相管仲评价小人易牙、开方、竖刁的话说:“人情之重莫过于爱自己的身体,连自身都不爱的人,他还能爱谁?”;“人情之爱莫过于父母,父母尚不能亲,怎么能亲国君呢?”,同理,介子推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割了腿上的肉给准国君吃,是真的爱国君嘛?这样的人能爱自己的父母嘛?显然不能,事实是他在小遭国君冷遇后便弃之而去,又为了和国君赌气活活烧死了自己的母亲…为这样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竟然要为其设节日纪念,这纪念的到底是什么?是纪念一种什么精神?固执、偏执、无厘头、神精质?大不了是后世一些酸腐文人为“臣下制肘皇权”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炒作罢了。

 据有关史料记载,寒食作为一个节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曾数次被官方下令禁止,到宋以后这个节日就逐渐退出了社会舞台,其习俗大多移入了清明之中。我想,这大概都与这个节日不近人情的“起源”和节日期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禁火冷食一月)有关。

  所以,我讨厌把清明、寒食和什么“介子推”(炒作中的介子推)相提并论;也特别不屑于一些所谓的专家、名人每到清明之时,便人云亦云的在电视节目中胡诌什么:寒食、绵山、介公祠的陈腐话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明媚节日里,一联想到它的所谓“来源”竟是那么丑陋、阴冷,不由让人大倒胃口——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注意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工作,不要“红肿之处,艳若桃李;溃烂之时,美如醴酪。”(鲁迅语)式的生吞活剥!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